膠印過程中印張起褶故障分析與排除
紙張不平整
如果紙張本身產生變形,有諸如荷葉邊、緊邊、兩端翹曲等現象,則易造成印張起褶。荷葉邊產生的皺褶大多在印張四周,緊邊產生的皺褶大多在印張中間部位,兩端翹曲產生的皺褶大多位于印張兩端。
對于薄紙(銅版紙、雙膠紙)的輕微變形,可以通過敲紙、在前規處增加壓紙片等措施把紙張整平,以避免或減輕印張起褶現象;若變形嚴重,則要通過吊晾方式來解決。對于厚紙(板紙、卡紙類)產生的兩端向上翹曲(吸水)或中間向上弓起(失水)現象,一般要采用反向掰揉彎折(但要注意力度,不能有折痕)的方式進行整平。無論是薄紙還是厚紙,印刷廠都應將未裁切的印刷用紙提前一周左右放在印刷車間,使其適應車間的溫濕度,然后再裁切上機。
印刷設備故障或調節不當
以單張紙膠印為例,由設備調節不當引起的印張起褶現象及解決方法如下。
(1)壓印滾筒表面不干凈,堆積的油墨層太厚,致使局部壓力發生變化。解決方法:注重設備保養,勤洗壓印滾筒。
(2)紙張一端或兩端的叼紙牙叼力太輕(起褶部位與紙張叼口處叼力輕的叼紙牙相對應的拖梢位置)。解決方法:校正叼紙牙叼力,是牙墊問題就換牙墊,是牙片問題就換牙片,是壓簧壓力不足問題就增加壓簧壓力。
(3)側規定位位置不對,一端或兩端紙角處于遞紙叼牙缺口處或僅有半牙叼紙(起褶部位與遞紙牙缺口處相對應的拖梢位置)。解決方法:適當調整側規位置,避開遞紙叼牙缺口。
(4)中間部位的叼紙牙叼力太松,造成叼不住紙張現象,印刷時印張被拉出(多在紙張中間部位或后半部產生圓弧形褶子)。解決方法:校正叼紙牙叼力。
(5)壓印滾筒叼紙牙在一段長度內有兩只或兩只以上太松,甚至叼不住紙張;遞紙叼牙牙墊高低不平,致使叼口紙邊不成一條直線而成波浪形曲線,壓印滾筒叼紙牙接住紙張壓印時,縮短了紙張軸向的長度,紙張從叼口開始產生大散發形褶子。解決方法:調整相應的叼紙牙、遞紙牙。
(6)前規定位不在一條直線上,至使叼紙量一邊多一邊少,在印刷壓力作用下,叼紙量少的部位容易從叼紙牙中脫出而產生皺褶。解決方法:調整前擋規,使兩邊叼紙量一致。
(7)若壓印前各色組之間(單色機遞紙叼牙與壓印滾筒叼紙牙)的紙張交接配合不當,造成叼口邊紙張長度改變,則拖梢部位易起皺。解決方法:調整紙張交接時間。
(8)壓印滾筒叼紙牙牙墊高低不平,紙張被叼住時紙邊會形成波浪形,叼口部位局部起皺。解決方法:調整叼紙牙的高度。
(9)輸紙版上壓紙輪或頂紙輪和頂紙毛刷輪(現在市場上銷售的新設備大多沒有壓紙輪而是采用吸氣帶輸紙,但頂紙輪和頂紙毛刷輪還是有的)的位置不對,往中間輾紙使紙張在前規處就已經出現弓皺現象,因而在印刷時其不平整部位就被壓成皺褶。解決方法:調整壓紙輪、頂紙輪等的位置,使其有利于展平紙張。
(10)印刷壓力太大,致使個別叼紙牙處的紙張出現相對滑動,造成紙張表面不平。解決方法:適當減小印刷壓力或增大壓印滾筒叼紙牙叼力。
油墨黏度太高
如果印張是大實地,版面墨量較大,油墨黏度較高,則印張容易在中間或后半部出現圓弧形皺褶。解決方法:降低油墨黏度,如是專色墨還可以把油墨色相適當調深而減小油墨用量,另外還應注意環境溫度的影響。
相關資訊
同類文章排行
- (分享)印刷車間應該注意的細節事項
- (分享)為何印刷不上墨?出現了什么問題?
- 膠印油墨清潔劑的性能及使用
- 提高UV油墨附著力的方法
- 溶劑型油墨使用時常見的故障及解決方法
- UV油墨印刷問題及其解決方法
- 膠印油墨的干燥和印刷
- 判斷UV油墨固化的方法
- 膠印油墨如何清洗
- 增塑劑會影響油墨在PVC上的附著力
最新資訊文章
您的瀏覽歷史
